媒体聚焦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媒体聚焦
今晚报:市气象部门探索建立都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 “小气象站”进田间 为农作物“站岗”
发布时间: 2020-12-31

    在武清区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一台“田间小气象站”架在设施大棚门口,通过风向仪、风速仪、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向种植户随时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等多种气象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指导。

  如今,在津郊田间地头,像这样利用“小气象站”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已相当普遍。“十三五”期间,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京津冀绿色精品高档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国家级现代都市型农业示范区的建设需求,探索建立面向生产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和生活型农业三个领域,覆盖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流程的都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

  在生产型农业方面,市气象部门研发温室环境调控技术、都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典型温室环境模拟与果菜生长模拟模型技术等,建立起小气候环境与灾害预报预警定量化服务指标体系,为天津小站稻、沙窝萝卜、茶淀葡萄等多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作物提供园区级点对点、全流程气象预报服务。在生态型农业服务方面,开展植源性污染气象服务,联合北京、河北气象部门首次发布京津冀地区杨柳絮飘飞期预报。在生活型农业方面,开展开花期、红叶期等气象预报,助力乡村旅游,为公众提供赏鉴参考。

  为助力乡村振兴,市气象部门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农业服务理念,贯穿至名特优农产品培育生长到销售的全过程,为农产品增质增效。津门特产“小站稻”品质优良,为此,市气象部门打造了小站稻的气象服务专属品牌——天知稻。在产前,面向种植单位提供年景预测和风险评估,并联合中国人保天津分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让农户种得安全。在产中,面向农户提供包括育秧期的物联网环境调控、移栽期服务、格点化预报预警等在内的全程精细化气象服务,让农民管得省心。在产后,推出气候品质评估和全生育期气候溯源技术支持,为优质稻米贴上气候品质追溯的LOGO,让农民卖得称心。

  此外,市气象部门将气象保险、灾害预警和品质评估进行逻辑组合,打造了生产全程服务链,形成“气象+保险”的气象服务新模式,实现“出灾前服务减损、成灾后保险兜底、无灾时品牌增效”目的。2019年,该项服务示范推广服务面积15万亩,种植企业稻米销售增长30%,稻米单价提升0.5元。

  本报记者  黄建高  通讯员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