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媒体聚焦
天津日报专刊: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3-23


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天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于2012年、2020年两次签署部市合作协议,从共建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气象保障体系,到共建新时代智慧气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对天津气象工作提出前所未有的需求与期待。

近年来,天津市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部市合作战略布局,深学笃用,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提升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保障“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强大的政治定力、强烈的责任担当,为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保驾护航。

气象服务融合之力不断提升

多年来,市气象局秉持融入理念,加强与应急、规划资源、交通、生态环境、海事、地震、民政、文旅等多部门合作,将气象服务融入防灾减灾、交通运行、生态修复、安全生产、旅游发展等多领域。成功防范应对台风、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过程,有力保障了第十三届全运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圆满召开。

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2019年5月,天津“智慧气象”建设成果亮相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市气象局先后与武清区政府、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智慧气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与天津市智慧城市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气象业务信息化发展,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发挥北方海洋气象中心支撑作用,市气象局与天津港集团、中远海运天津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建成全国首个港航气象服务中心,面向环渤海、东北亚,辐射全球海域范围开展海洋气象服务,助力天津海洋航运和港口经济发展。

作为海河流域气象中心牵头单位,市气象局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打破边界壁垒的“小流域联防机制”,气象、水文联防联动及信息共享能力显著增强,为护佑海河流域安澜度汛和高效抗旱凝聚起强大合力。

气象综合监测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截至“十三五”期末,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双重领导和支持下,通过智慧气象工程、海洋气象工程、山洪气象保障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实施,天津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处理能力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

全市共建成地面气象观测站294个,气象观测乡镇覆盖率、自动化率均达到100%,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建成25套大气电场仪和1套GPS移动探空站,5部风廓线雷达全部实现组网运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能力明显提高。18个海上平台自动气象站在线稳定运行,渤海自动气象观测站密度达到3个/万平方公里。

支撑数值预报业务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达48万亿次/秒量级以上,较“十二五”时期提升了33%。通过气象业务系统对“政务云”的融合应用和国家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部署运行,实现了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的气象综合业务监控与运维。

气象预报预警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基于数值预报和人工智能技术,建成天津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TIPTOP),在全国首批实现逐小时、1公里时空精细化智能数字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时间、空间、量级精细化程度大幅提升。建立了客观化智能网格气候预测系统,滚动发布未来30天强降温、强降水、高温等重大天气过程的气候预测,气温、降水气候预测准确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开发了睿图-海洋区域高分辨率海气浪耦合数值预报系统,实现责任海区逐小时、1公里时空精细化的海洋气象智能网格预报。

天津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整体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突发灾害天气预警平均提前量达到46分钟。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实现城乡覆盖,基本消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如今,作为疏解气象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载体——滨海新区国家气象科技园正拔地而起,新一代天气雷达塔进入建设加速期。未来,雷达中试基地、国家级海洋气象装备保障基地、雷达实训基地等也将落户津城,为天津更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助推加速。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筑牢“生命安全”天气防线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气象部门肩负着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大责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臻完善

健全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基本建成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和预案体系,实现市、区两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从“消息树”到“发令枪”的职能转变,指挥协调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天津及海河流域雨季开始早、雨期长、降水极端性强,汛期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最多。面对汛期大考,市气象局充分发挥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作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合会商、信息通报、应急联动,有效应对强降雨、“烟花”台风等极端灾害性天气,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得到了市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

气象灾害发令枪作用有效发挥

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针对极端暴雨对城市运行带来的严重影响,天津建成以暴雨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极端强降雨应急机制和自动停工停业停课机制,各部门根据气象预警信号主动采取“关、停、限、避”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更加凸显。

自2014年12月天津成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以来,如今,市区两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部建成,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布设于气象、地震、海洋、人防、应急、规划资源、生态环境等16个委办局和全市16个区242个街道(乡镇),预警发布手段涵盖插播、微博、微信、大喇叭等13种。市气象局在全市各涉农区部署气象预警大喇叭2522套,实现了气象预警村村通。

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延伸

大力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2019年,市委组织部和市编办联合发文将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职责清单。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备率、乡镇街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和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率、乡镇街气象协理员和行政村气象信息员配置到位率均达到100%。

2021年8月,市应急、财政、气象、水务等多部门共建自然灾害“多员合一+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地震速报员、水务信息员的全科自然灾害“多员合一”,并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延伸至基层网格员,全市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坚持气象赋能经济新活力

做好“生产发展”气象保障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求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都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气象作为影响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其生产要素属性愈加凸显。市气象局探寻“气象+”服务模式,保障生产发展,赋能天津经济迈上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气象+港航” 护航海洋经济发展航道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码头视察时强调,要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市气象局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元为纲,围绕保障服务天津港“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印发《天津海洋气象业务发展行动计划》,成立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组建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努力打造面向北方海洋、服务环渤海区域各省的综合海洋气象业务体系,推进海洋及港口气象服务跨越式发展。

市气象局与天津港集团联合建成“智慧港口气象服务平台”,在港区建成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提供不同港区、锚地、渤海海区、国内航线的逐小时、1公里精细化预报信息,未来2小时的预报更是精细到分钟级,天气实况更新速度升级至秒级,局地性、极端性天气的“捕捉”能力大幅提升,为天津港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如今,市气象局建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航线预报业务平台,开发了天津-北美跨太平洋、新加坡-巴西等多条远洋航线预报产品;建成海洋气象一体化平台,能够提供东北亚31个港口、17条航线、28个海区点、线、面结合的精细化预报产品,实现“订单式”靶向服务海事监管、油汽勘测、海洋航运、港口运营等多类海洋行业。

“气象+农业” 保障农业丰产农民增收

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市气象局瞄准天津大城市农业特点,在避害基础上积极趋利,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服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针对生产型农业,市气象局将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全流程,聚焦小站稻、沙窝萝卜、出头岭野山菌等“网红农产品”,以物联网、云计算和作物模型等新技术降低农业种植气象灾害风险,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特色农业保险并开展气候品质溯源,不仅解除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后顾之忧,更帮助农民深挖农产品的气候经济价值,为“津农精品”做好“气象背书”。

针对生态型农业,市气象局联合北京、河北共同开展京津冀春季杨柳飞絮预报,提升植源性污染气象服务能力,并将服务技术推广至京、冀、鲁、豫、青、宁、内蒙古等7个省份,不仅拓展了都市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内容,还为城市开展杨柳絮消杀和生态树种优化提供了“规划图”。

针对生活型农业,市气象局开展了花期、红叶期的气象预报以及赏花指南服务,为郊游采摘、家庭农场、乡村旅游等提供精细化气象预报和实况服务,助力打通城乡绿色协调发展的“高速路”。

“气象+能源” 守护能源保供安全线

瞄准能源保供、能耗双控,市气象局在助力企业“保供与节流”双向调控的关键环节上下功夫,为科学供给、绿色发展守护能源保供安全线。

每日上午9点,市气象与电力部门的电力运控连线沟通准时开始,这是双方建立多年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如今,市气象局建成“智慧电力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将服务融入电力调控多个环节,提供基于位置、场景的专项服务产品,保障电力部门能源精准供应和安全运行。

融入天津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市气象局加速气候变化对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和设计标准的影响研究成果应用,为既有建筑通过改造暖通空调设备容量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重要参考;结合天津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重新计算出适用于天津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逐小时典型气象年参数,联合高校及建筑节能设计部门发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与算法》地方标准,助力加快天津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行业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用心保障“生活富裕”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与气象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市气象局不断优化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全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有广度:气象服务无处不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气象局已打通电视、广播、电话、短信、网站、显示屏、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样化气象信息发布途径,特别是直面市民对精准泛在气象服务的更高需求,建成“天津气象”手机APP,让市民随时随地查看精准至小时、精确至位置、精细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气象服务信息,满足对出行、生活、健康、旅游、娱乐等多方面的参考需要。

此外,针对公众最为关心的温暖过冬问题,市气象局开发了“供热气象服务平台”,连续6年为供热启停决策提供气象依据,为供热单位能源调度调控提供精细化预报,努力守护那条“温暖曲线”。

有温度:气象服务贴心用心

服务走心用心,才能让群众暖心舒心。围绕市民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市气象局研发了包括紫外线等级、花粉浓度、感冒指数、哮喘指数、心脑血管疾病指数等19种生活健康类指数预报产品,随季节更替有针对性地发布,为公众生活、出行、锻炼等提供有温度的贴心服务。

2020年,天津获批成立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围绕“气象-环境-健康”加强攻关。2021年2月,市气象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牵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健康医疗大数据有限公司、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共建的“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获市科学技术局批准建立,在全国率先开展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服务,降低因气象条件导致的人体疾病风险,服务全民健康战略。

有精度:气象服务实用管用

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市气象局建成智慧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并将其接入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提供基于影响的高速公路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助力交管部门精准定位大雾、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路段,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2021年,市气象局大力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找准气象灾害隐患点,发展基于气象灾害影响的预报和预警业务。其中,开展了城市内涝智能监测和风险预警服务,在全市易积水片区建成180余套积水监测站,实现对积水实况和风险预警的动态查询,不仅保障了市民雨天出行安全,更为防汛部门精准排涝提供了科学依据。


坚持趋利避害并举

助力天津“生态良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标对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天津在生态环境保护及修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市气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生态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天津贡献气象力量。

做生态保护及修复工程“千里眼”

2020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天津数据与应用中心落地市气象局。市气象局积极加强遥感技术应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开展了地表植被、土地利用、城市热岛等特定生态系统重要参数的协同反演技术研究,对蓟州山区、于桥水库、七里海湿地、生态屏障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历史对比分析,为本地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围绕天津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规划,市气象局积极对屏障区开展气候及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模拟评估“全绿”后的屏障区对气候环境的影响,还利用遥感卫星对全市植被覆盖率及固碳量进行监测,为科学评判生态修复成效提供现实依据。

今年,天津将气候可行性论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之一,市规划资源、气象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的区域评估内容,有力提升生态保护能力。

做生态涵养云水资源挖掘“云中燕”

为了守护好“京津绿肺”,市气象局大力提升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将林区、生态湿地、地下水涵养区等列入人工增雨作业重点区域,围绕生态环境修复开展增雨作业。

2020年底,市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基地正式建成,搭建起交互式云屏总控作业决策指挥业务平台和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室,加强综合观测对比、作业催化、数值模拟研究、新型人影作业装备试验研究等,进一步提升天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能力。

2021年11月,市人大修订《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保障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需求写入法条。依托该《条例》,天津进一步加强了与北京、河北等省市的跨区域协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发挥更大作用。

做污染防治攻坚战“智囊团”

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市气象局建成以城市边界层观测塔为核心的立体大气边界层观测网,建成环境专业化气象服务平台,具备了环境、气象边界层观测数据的交互式统计和污染成因的实时分析能力,实现了0-10天5公里空间分辨率污染气象条件、霾和空气质量预报,开展月度大气环境气象条件趋势预测。

近年来,市气象局与生态环境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及联防联动,大力研发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模型,联合提升区域性重污染精准模拟和预报能力,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有力提升了重污染、沙尘、臭氧等预报服务能力,助力市委、市政府精准决策,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美丽天津”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张妍,董昊,杜亚军,李春,樊文雁,郭玲,史得道,刘晴,张楠,谢盛,邱旭敏,王文昊,曹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