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媒体聚焦
【农民日报】天津:气象服务都市农业有新招
发布时间: 2024-11-01

秋季,走进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的高标准大棚,葡萄的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的枝条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今年葡萄的长势和销售都不错,又是一个好年景。”胡张庄巾帼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先云说。

“胡张庄村的土地是盐碱地,富含钾元素,特别适合种葡萄。以前就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丰收,但要是遇上刮风下雨冰雹天,很容易‘全军覆没’。所以,气象服务非常重要。”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副理事长李富江说。

2018年,天津市气象局联合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共同申报并获批国家级都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天津作为牵头城市,联合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以及后期加入的武汉等地气象和农业农村部门共同探索开展都市农业气象服务。

9月下旬,笔者前往天津采访都市农业发展情况,发现了这里气象服务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招,个中缘由值得一探。

第一招:特色作物精细种

胡张庄村位于天津市东丽区东北部、“津滨”双城之间绿色生态屏障内,因水土条件和多年的品种改良,这里盛产的玫瑰香葡萄含糖量高,还富有营养。胡张庄葡萄获得天津市“津农精品”认证,胡张庄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东丽区农业农村委农业管理科科长张伟介绍,胡张庄种植葡萄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过去都是露天种植,从2019年开始逐步改在设施大棚里种植葡萄,针对葡萄的精细化栽培由此照进现实,村民也陆续开始尝试种植新品种。

如今,全村共67个冷棚,种有“妮娜皇后”“阳光玫瑰”“茉莉香”等十余个葡萄品种,并热销京津冀地区,设施大棚让葡萄种植户平均每户每年的收入翻了一番。

那么,设施种植与露天种植相比优势何在?葡萄在种植过程中易发生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而生病期主要集中在七、八、九这三个月,因为这时雨水多,水附着在葡萄表面好久不散,特别是在葡萄进入封穗期后,密密麻麻的葡萄籽粒“抱”在一起,水分更不容易散掉。此外,胡张庄村处在冰雹带上,尽管区气象部门每年都要进行四五次防雹作业,但仍然不能保证所有冰雹都不成灾。所以,实施设施种植以后,不仅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还有效实现了防雹减损。

与东丽区葡萄一样,西青区的沙窝萝卜也是由以前的露地栽培逐步改成了冷棚栽培。西青区气象部门曾经做过专门研究,冷棚萝卜的品质优于暖棚萝卜,而在采收进入冷库后的一周至10天时间里,沙窝萝卜的品质和口感是最佳的。作为天津市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沙窝萝卜由原产地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栽培历史,是天津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法宝”。

西青区辛口镇沙窝村沙窝萝卜种植大户郭芝振表示,他现在种植了150亩萝卜,全部是冷棚栽培,亩均产量1万斤,亩均纯收入可达1.2万~1.3万元。

西青区农业农村委高级工程师宋道林介绍,现在西青区种植萝卜有3000亩,扣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萝卜受冻糠心。具体来讲,最低气温低于10摄氏度以后即开始扣棚,农民可以随时根据天气变化开展降温、通风等精细化管理应对措施,但扣棚的时间需要依靠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

第二招:要产量更要优质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宁河区有一个小站稻种植试验基地,基地里有101个育秧大棚,还有3000亩的小站稻试验田。该中心推广研究员郑爱军介绍,天津小站稻始于辽宋时期,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小站稻的生育期是一季稻里最长的,为180天。

但事情有些时候得两面看,近年来有一些消费者反映小站稻的口感在下降。经研究,口感下降是因为小站稻的蛋白质含量过高。一般情况下,大米要想口感好,蛋白质含量至少得低于7.8毫克/公斤,但以前的小站稻蛋白质含量一般都是8毫克以上。于是,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以及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推广工作,例如通过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来控制蛋白质含量,以前一亩施用化肥60斤,现在降到40斤,再配套其他技术手段,现在当地的水稻有许多蛋白质含量都降到了7.8毫克以下,甚至有些在6.8毫克以下,小站稻精白米食味显著提升。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东丽葡萄身上。李富江介绍,根据多年葡萄种植经验,他们发现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产量过高品质一般,而产量降下来品质却表现良好。因此,要提高葡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产量。在东丽区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帮扶下,当地果农通过疏花疏果控制产量,将亩产由最高时的7000斤控制在3000斤。同时,根据葡萄各阶段需肥特性按需施用,并在封穗期间疏除过大粒、过小粒、畸形粒和裂果,使得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第三招:气象服务“做加法”

今年夏秋季节,曹先云的手机多次收到“丰聆”小气候监测站的电话“叫应”,她介绍:“葡萄发芽的时候,芽非常嫩,就怕高温的炙烤,开花的时候温度也不能高,否则会跑花,不结果了。气象部门给我们提供的‘丰聆’系统报警之后,遇到高温我们就会打开大棚的风口通风,不然今年的葡萄长不了这么好。”

曹先云口中的“丰聆”,是天津市气象局近年来推广应用的便携式农田小气候监测站,利用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技术,实现基于点位和场景的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推送,为农户动态监管、科学种植提供“定制化”精细服务。

“以‘阳光玫瑰’为例,开花期以及后续结果期,温度只要超过了38摄氏度,就会造成一些日灼和气灼,‘丰聆’会提前电话通知用户,同时棚室的警灯也会立即报警,提醒农户及时采取通风或喷淋等措施降温。”天津市气候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科副科长董朝阳介绍。

以“丰聆”为代表的服务是气象为农服务的典型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天津市气象部门以消费者的眼光来看待和提升农产品。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都市农业不是大农业而是小农业,其服务对象更多是针对所在城市的市民。而气象部门开展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则是气象部门服务农民和市民的一个典型做法。

天津市气候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首席、正高级工程师刘淑梅介绍,气候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一种独特资源,是造就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决定性因素。天津气象部门于2018年启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估工作,2020年,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提出“津农精品”品牌概念,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认定225个“津农精品”品牌。

气象部门围绕这些精品品牌做气候品质评估及溯源工作,为优质农产品背书,目前已为小站稻、沙窝萝卜、胡张庄葡萄、田水铺青萝卜、茶淀玫瑰香葡萄等近10种“津农精品”品牌开展气候品质评估工作,助力销售增长和品牌溢价。东丽胡张庄葡萄2022年的气候品质认证是特优,2023年的气候品质认证是优。(刘强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