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闻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气象要闻
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级工程师王婉:雨雪为伴 一路前行
发布时间: 2024-08-06

在西周时期的《诗经》中,采风人尹吉甫便以“人定胜天”之语,展现了先民对自然的朴素抗争与不屈信念。而今,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代代气象工作者以卓越的智慧与不懈的汗水,续写着新时代“人定胜天”的壮丽篇章。她也是其中的一员,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高级工程师王婉。

200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王婉跨专业考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启大气物理专业的求学之路,从那时起,她便与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迎难而上 科研创新的探索者

在深耕人工影响天气研究的十余年里,解决难题犹如一面鲜亮的旗帜,始终引领着王婉的科研探索之路。回忆起当年研究生选题时,王婉至今记忆尤新,当导师给出两个选题方向并坦言效果评估有难度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有难度”的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作为研究方向。

2008年,王婉进入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她深刻理解到“科研与业务相辅相成”,科研的最终目的需服务于业务实践。对于地方业务性人工增雨作业,单次作业效果不仅是一项业务需求,更是一道科研攻关的难题,如何提高单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的科学性成了她的研究目标。通过对天津市地理气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特点的分析,她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将统计检验与物理检验结合,建立了适用于天津地区的单次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方案,在定量计算相对增雨效果的同时给出显著度检验值,提升了单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随着大量机载探测设备的引进,探测数据的质控与应用成为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提升天津人影科学作业能力,王婉又将工作的重心由效果评估转移到机载微波辐射计的研究中。对于从未接触过遥感探测的她来讲,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然而,“困难”对她来讲似乎一直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在分析机载微波辐射计探测数据过程中,王婉开始了边学习边研究的历程,她发现探测过程中存在无线电频率干扰信号,现有的国内外无线电频率干扰信号识别方法并不适用机载微波辐射计,如何识别这些干扰信号成了一大难题。在经过长达数月的思考和探索后,王婉从机载微波辐射计工作原理出发,提出了亮温数据中无线电频率干扰信号识别和订正的新方法,解决了观测数据有噪声、不准确的问题。为了解决机载微波辐射计自带算法在本地反演精度差的问题,她积极探索多种提高反演精度的可能途径,分别发展了新的水汽、液态水、过冷水反演算法,提高了机载微波辐射计反演精度并应用于实际业务,提升了人影科学作业能力。

王婉的科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迎难而上”一直是她的人生信条。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人工影响天气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同时还获得了天津市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认真专注 风雨中的坚守者

在业务工作上,王婉也展现出了与科研工作同等的严谨与认真。她以不畏艰难、细致入微的态度,投身于各项任务之中。由于她在值班期间频繁遇到降水天气,同事们幽默地称她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雨神”。在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及重大活动的人影保障任务中,王婉总是以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从作业需求的细致分析到作业指导产品的精心制作与发布;从指挥飞机与地面作业,到作业信息的全面收集与上报,再到作业效果的评估,每一项工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这种对一线工作的坚定执着与无私奉献,使她多次获得天津市农业系统最美惠农女性、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

在气象人的世界里,周末与假日的概念早已模糊。每逢遭遇强对流天气,防雹作业便成为首要任务,天气预警即是行动的集结号。面对飞砂走石,他们毅然决然地奔向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山雨欲来世人皆躲,正是气象人的集结号;乌云压城众人皆避,恰是气象人的动员令”的深刻内涵。这正是王婉曾在一次演讲中的说出的一番话,不仅是对自己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更是万千气象人敬业精神的生动缩影。

王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气象工作者的内涵。在风雨中坚守岗位、在科研中不断探索……无论是追风逐雨,还是科研之路,都只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作为这个团队中的普通一员,王婉坦言她是幸运的也是自豪的,她会继续努力前行,为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聂皓浩 陈宏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