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天津市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21年05月22日 2021年05月22日 文号:津气发〔2021〕22号
效用状态:有效

天津市气象局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天津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十四五时期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天津市气象局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522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推进我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天津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了《天津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天津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全市气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一、现状与形势

(一)天津市气候概况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北部为少量山地,中南部为平原,平原约占93%,海岸线150多公里。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市年平均气温12.6,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一年之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8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6.6年平均降水量538.9毫米,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部多,西南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70%左右集中在夏季(6-8月),其中7下旬至8月上旬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时段。由于天津处于东亚季风北边缘,气候年际变率大,加上北部山区和渤海影响,气象灾害具有显著的局地性突发性近年来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局地强降水北上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呈现增加趋势,对超大型城市正常运行及经济发展的威胁日趋增大。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天津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比十二五时期稳中有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趋完善,市--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和预案体系不断健全。成立市-区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基本实现城乡覆盖。21个乡镇(街道)获评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与防汛抗旱、交通运输、能源调度、大气污染防治等应急指挥体系的联动不断加强,建立并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会商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处理能力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区域自动站乡镇覆盖率实现100%,多要素占比达95.7%,地面气象观测站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风廓线雷达实现组网新增25套大气电场仪和1GPS移动探空站,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能力明显提高。新增15个海上平台自动气象站、5套大气负离子监测系统,海洋气象、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初具规模。支撑数值预报业务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达48万亿次/秒量级以上,较十二五提升33%。加大了气象业务云化改造力度,气象政务云应用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的部署和运行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和流程高度集约打下良好基础。初步实现了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的气象综合业务监控与运维。

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建成天津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TIPTOP),天气预报业务转型升级,在全国首批实现1公里格点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大幅提升。加强客观预报订正技术研究,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开展气候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短期降水预测质量提升11%,温度预测质量提升5.7%。开发睿图-海洋区域高分辨率海气浪耦合数值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进一步精细到3公里。实现责任海区逐小时、1公里时空精细化的海洋气象智能网格预报。雷电大风、冰雹等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平均提前量超过46分钟。

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敏锐性和针对性日益提高,高密度、多手段、个性化的公众气象服务已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智慧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逐步建立,精细化的服务产品融入供电、供水、供暖等城市生命线重点行业,基于用户属性、用户需求的专业气象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牵头组建都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发展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技术体系,创建气象服务+保险+气候品质评价的服务新模式和天知稻气象服务品牌,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组建天津港航气象服务中心,环渤海及东北亚区域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发挥融媒体优势,强化分众式、精细化公众气象服务,提升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效率和覆盖,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85分以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第十三届全等大型活动气象保障取得明显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业务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霾天气立体观测。建成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发展霾、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空气质量、臭氧预报和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影响评估业务。天津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天津数据与应用中心挂牌成立,卫星数据直收站业务运行。初步建立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森林火险气象预报预警、城市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弹药物联网监控管理系统,升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基础设施平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建立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武清气象院士专家工作站,围绕海洋、城市、数值预报、生态、农业气象等方向组建6支创新团队,与三所高校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一体化气象科技创新平台。9项气象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创历史新高,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支持58项,其中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发表科技论文500多篇,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26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00余项,科技成果认定25项,34项科技成果通过业务准入。建立环渤海区域气象科技协同机制,成立区域联合基金,支持基金项目60多项,区域科技协作效果明显。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推进人才体系建设,实施创新人才计划,纳入中国气象局和天津市地方人才工程共19人,其中1人获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1人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1人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纳入天津市海河英才引育青年人才,3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改革气象职称评审制度,新增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50人。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新增博士21人,特聘专家4名。纳入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务员局培训体系卓有成效,培训达到64人次。2019年人才队伍建设获中国气象局通报表扬。

党建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切实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党建工作,着力强化政治意识,推进正风肃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现四个提升为工作目标,把三个表率要求细化为具体措施,落实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各方面,党建和业务融合更加深入。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中国气象局党组、地方党委、政府表彰和奖励,全市气象部门全国文明单位新增至5家,市级文明单位新增至14家,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存在差距与不足

十三五时期,天津气象事业发展得到明显提升,但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短板。

灾害性天气立体化自动监测能力仍较薄弱。针对局地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气象观测精细化、自动化能力不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项气象观测水平不高,急需加强先进观测装备的建设和观测系统的升级换代气象灾害监测数据的快速搜集、处理、传输及应用能力还无法适应预报预警、服务应用快速发展的需要。

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存在明显短板。极端性、突发性、局地性天气的预报预测准确性和时效性不能满足服务需求,灾害天气预报预测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急需进一步提高,基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气象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能力仍存在短板,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智能化程度需要加强,气候预测的精细化、可用性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技术手段与信息技术及媒体变革趋势相比较为落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尚未完全适应,气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服务效益评估业务未完全建立气象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与保障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气象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亟待加强。高影响天气预报、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海洋气象服务等核心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缺乏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有影响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较少,无法满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承担重大科学任务的攻关能力较为薄弱。科技人才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力度不够。

(四)十四五时期发展需求和机遇

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天津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紧密融入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深化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气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擘画京津冀发展蓝图,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落实一基地三区定位,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高水平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新格局,优化津城功能、强化滨城职能,为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气象局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天津定位为北方海洋气象业务核心区、国家气象科技人才培育区、国家气象科技文化发展展示区。与此同时,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气象工作以深化改革催生新业态、以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都为天津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时代天津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提出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是指导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天津作为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气象事业发展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安全生产、绿色生态安全、群众日常生活,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有力支撑保障。中国气象局明确要求新时代天津气象事业发展要面向天津城市发展定位,以推动落实新一届部市合作协议为契机,全面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助力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人民满意、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建设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天津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改革,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新时代天津气象事业发展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气象高质量发展,构建趋利避害并举的气象服务体系、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开放协同的科技人才体系、规范有序的气象治理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除此之外,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业务常态,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气象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助力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制度,贯彻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贯彻发展理念能力水平,全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及中国气象局党组工作要求在天津气象部门有效落实,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气象核心关键技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大力实施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丰富气象预报服务技术新动能,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质量效益。以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着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优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打造气象服务品牌,提升气象服务品质,增强气象服务保障民生和生产发展的能力。

坚持开放发展。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面向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气象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动气象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提高气象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避害趋利。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综合防灾减灾中的避害作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趋利作用,统筹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气象保障综合效益。

坚持统筹协调。健全部门和地方气象事业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发挥市、区两级政府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基层组织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积极作用,深化部门合作联动,形成气象事业齐抓共管的发展合力。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2025年,初步建立具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科技创新为特征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均提前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保障民生能力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保障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能力显著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气象与健康气象、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都市农业气象等气象业务能力明显提高;气象服务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及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气象、海洋气象、安全气象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天津气象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支撑气象事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监测精密。初步建设覆盖陆、海、空全区域的气象观测感知网络体系,基本具备天地空基相结合的立体化、网格化观测和大气三维综合状态实时获取能力提升温、湿、风、水凝物和气溶胶垂直廓线组网观测能力,实现地面基本气象要素分钟级全空间覆盖,形成精细化三维大气温、压、湿、风、云实况及社会化观测资源相融合的应用衍生产品,立体观测能力达到95。开展协同观测站网布局,人口密集区、沿海风暴潮灾害易发区的覆盖率达90%以上,气象灾害监测率达99%。发展卫星遥感反演技术,提升气象服务产品时空分辨率和可视化水平。扩大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产品的价值空间,提升高分卫星数据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方面作用。

预报精准。基本建立高密度、全周期、精准化的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体系,提升高密度识别、精准化预报、全周期服务能力,实现短时临近、短中期、延伸期及短期气候预报预测及时、精准、高效。完善智能预报模型,发展智能数字预报核心技术,逐小时提供1公里网格化数字预报信息,24小时内晴雨预报准确率力争达到93%,月温度和降水预报准确率提升到80%以上;暴雨、雷电等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提前量达到60分钟以上。发展0-10天霾等级、污染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指数智能网格数字预报,10天内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准确率提升5%,开展次季节和季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趋势预测。开发典型气象敏感性疾病风险等级预报技术,研发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完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建立逐小时快速循环数值预报系统。

服务精细。构建智能预报+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推进+的集约化气象服务信息技术构架建设,发展基于影响的融入式气象服务和个性化定制、按需推送的智慧化气象服务模式,加快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体系和供给能力现代化。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气象灾害减损率达到97%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8以上。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航线预报时间分辨率达1小时,空间分辨率达12公里。基于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环境气象模式兼具预报和评估服务功能。实现智能化制作、个性化推送健康气象服务产品。强化智慧型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年均增水量3亿立方米左右。

科技创新。气象科学研究所为核心、业务单位为骨干、外聘专家及合作院校为补充的多层科研格局基本建成。建立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发挥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作用,完成环境气象、海洋气象等领域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海气浪耦合数值模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及环境气象、健康气象和都市农业气象领域等关键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力争翻一番,科技成果转化率较2020年提高50%,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基础人才水平争取全国前列,高层次人才数量争取取得新突破,超过10人入选中国气象局和天津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1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现状值

目标值

监测精密

大城市立体观测能力

90

95

气象灾害监测率

%

--

99

预报精准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

分钟

46

60

暴雨预警准确率

%

89

92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

%

92

93

服务精细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89

>88

气象灾害减损率

%

--

97

科技创新

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增长数

倍数

1

1.5

注:现状值为五年平均值。指标名称解释详见附说明。

三、着力保障生命安全,服务大城市防灾减灾救灾,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强化城乡安全运行气象保障

健全城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坚持属地管理、综合减灾原则,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修订完善多层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优化城市气象综合防灾布局,推动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天津市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夯实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职能,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融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提高社区对气象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气象保障。

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实现多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强化城乡气象灾害风险识别研判能力。开展定量化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风险预估,研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探索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服务机制,推动风险区划和评估产品在重点行业的应用。

强化面向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的气象保障。搭建针对多灾种、多要素的气象灾害智能感知监测系统,发展临灾预警和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实时动态研判能力,强化基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的防灾减灾决策气象服务。推动重大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多部门联合监测和综合预警,实现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大型活动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大型活动气象服务业务规范,提升大型活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水平。

(二)强化灾害防御与环境治理区域协作

加强京津冀灾害性天气防御和大气环境治理的区域协同能力。进一步加强区域灾害性天气风险管理气象服务能力,为京津冀区域应急、交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动等提供气象保障,不断提升服务首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能力。加强京津冀城市群联合观测试验能力建设,强化京津冀上下游台站间灾害性天气的加密监测、联合会商、联动服务等,推进各类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的跨部门、跨区域交换、共建和共享。开展京津冀区域间大气污染物输送的环境气象条件影响分析,研究不同天气形势、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污染物区域输送渠道及规律特征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协同评估体系和方法,对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污染过程或重大活动保障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给出建设性、针对性建议,发挥气象部门在区域大气环境治理中重要的科技支撑及参谋作用。强化京津冀协同应对、联合指挥、资源合作共享,助力雄安新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

(三)强化智能预警发布

健全气象灾害及其风险监测预警业务强化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连续监测,提高预警精准度和提前量,实现气象灾害精准预警。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发展基于位置的智能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技术,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

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建设基于政务云架构的新一代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多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辅助决策服务。发展智慧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建立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信息传播体系,构建精准、直达和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立针对重点领域突发事件的个性化信息发布机制,提升预警信息的靶向发布能力。汇聚重点部门相关预警信息、风险信息、应急责任人信息和基础信息,发展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综合风险分析与预警决策系统,为相关涉灾部门灾害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服务。

四、着力保障生产发展,服务国家与天津市重大发展战略,提升海洋与流域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气象非首都功能

建设滨海新区国家气象科技园,承接智慧气象示范先行任务。以智能时代的科技革命为引导,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借助天津滨海新区区位和政策优势,依托国家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打造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气象科技园,深度融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气象全面赋能城市规划、建设及发展,构建国际智慧城市气象示范区。

承接国家北方海洋气象核心区任务。对接国家《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发改农经〔201621号),建设国家级海洋气象装备保障(天津)基地、国家级海洋气象仪器研发与外场实验基地、北方海洋气象业务创新基地,逐步构建岸基、海基、空基、天基一体化的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和相应的配套保障体系,实现东北亚区域近海公共服务全覆盖,远海监测预警全天候,远洋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建设国家北方海洋气象核心区。

承接国家专项业务气象培训任务。建设气象雷达实训基地,建立气象雷达培训系统。不断拓宽培训领域,在海洋气象、环境气象、生态气象等专业气象培训领域建设国际一流、办学条件优越、运行高效的国家级现代化专业气象培训和气象继续教育基地。

(二)服务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发展保障有力的海洋气象业务

提升海洋气象智能服务能力。加强港气象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建立港口、航线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开展针对港口、航线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搭建智能化港航气象服务系统。建立以海岸电台、5G通讯、卫星传输等为基础的发布渠道,提升海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完善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海洋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增强对海洋气象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针对港口航线海洋工程、海事管理、海上搜救、海洋文化旅游、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的行业气象服务

提高海洋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发展岸基、海基、空基、天基等多源海洋气象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技术,提高责任海区海洋气象灾害监测分析和智能识别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及雷达、卫星数据在海洋气象业务中的应用,提升近海强对流、海雾等灾害的外推预报及临近预警能力。建立基于多模式融合的北上台风路径、强度智能订正预报模型,提升北上台风预报业务能力。发展多要素、多时间尺度、多空间维度的智能网格预报技术,构建海陆融合、无缝隙的网格预报一张网

强化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支撑能力。按照中气象局统一部署和技术设计,重点发展东北亚海洋气象数值预报黄渤海海雾数值预报中高纬北上台风海气浪耦合、区域海气浪耦合模式卫星资料同化黄渤海海洋气象集合预报北极海洋-海冰耦合数值预报等技术提升北极及北极航道、中高纬海区、黄渤海等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支撑能力

(三)服务海河流域经济发展,提升海河流域气象保障能力

提升海河流域气象服务水平完善流域气象部门之间以及气象与水文部门之间更加高效的合作机制和区域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海河流域观测数据、预报产品、服务保障、科技资源等共享水平,完善流域水文气象信息共享云平台。完善重大天气会商与应急联防机制以及流域决策气象服务制度,提升流域防汛抗旱气象服务水平。联合流域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建立高质量的流域气象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流域气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开展流域气象服务质量效益评估,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提升海河流域水文气象预报能力。依托多源气象数据,发展智能化、客观化的上下游天气监测分析和降水预报预测技术,完善无缝隙精准化流域智能网格数字降水预报和面雨量预报业务,建立流域面雨量全覆盖业务体系,为流域防汛抗旱、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水库调度等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加强气象-水文业务融合,发展流域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形势评估技术和暴雨诱发洪水气象风险预警技术,与水利部门联合为天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开展重大洪涝、干旱气象风险预警,以及灾害调查和评估业务。

提升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保障能力。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建立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发展流域水体、生态监测评估技术。建立流域生态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及其风险预警指标、模型和系统,发展高空间分辨率的涵养水量估算模型,分析降水、气温等气象条件对涵养水量的影响,开展涵养水量气象影响定量化评估和月尺度预评估服务业务,为流域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保障,提升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

(四)服务乡村振兴,加强现代都市农业气象建设

加强都市农业气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构建与本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网和成果应用转化与示范基地。建设具备数据共享、数据挖掘、数据展示监控等功能的都市农业气象大数据应用平台。推进多部门合作,建设现代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开展主要特色作物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保障。

着力提升都市农业气象业务水平。建立和完善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的都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基于+的精细化、智能型、定制式的产品制作务。发展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可直接应用于田间生产的都市农业气象实用技术。以大数据分析、指标诊断、作物模型为标志,基本建立覆盖主要粮食作物、重要农产品、主要特色经济作物的都市农业气象服务技术体系。

创新发展都市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推进都市农业气象服务链条向产前、产后延伸,采用多种服务模式,开展面向优质种源、作物气候适宜性评价、农产品品质评价、农业保险、电商、农产品期货以及物流环节的气象服务,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全链条气象服务。建立智能感知、个性定制、按需推送、在线互动的气象服务供给新模式发展智能精准、分类推送的直通式服务。开展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休闲农业精品园区气象服务。

五、着力保障生活富裕,服务民生工程建设,增强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一)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发展智能交互、精准推送的公众气象服务。面向公众衣食住行游等美好生活需要,发展用户行为感知分析和基于位置的靶向推送技术,建立普惠化、分众式公众气象服务体系,满足公众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发展基于5G气象服务信息靶向发布和传播技术,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打造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创新服务产品内容及形式。以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要求,推动云存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建立大城市气象公共服务惠民系统,打造智能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引擎,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一体化智能展示和应用进一步提升服务天津重大活动、重大工程的能力。

强化气象科普教育供给能力。依托天津科学技术馆建设天津市气象科普基地,提升气象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宣教培一体特色科普品牌建设,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事业活动,提升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多样化、特色化的气象科普能力,打造与天津气象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气象科普体系。

(二)大力发展交通气象服务

发展立体交通综合气象服务。开展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加强气象服务与公路、高铁、城市轨道等交通重点领域的数据融合,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重点针对公路、高铁、城市轨道、通用航空、物流联运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发展现代交通气象服务业务,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全链条的专业气象服务。

(三)大力发展健康气象服务

发展健康气象服务利用气象-环境-健康跨部门、跨学科资源,推进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建设。开展气象条件与污染物共同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花粉症等气象敏感性疾病的风险等级预报技术。建立基于天气和气候的人体健康风险预警评估系统,智能化制作、个性化推送相关健康气象预报预警和评估产品。针对开展全健身和人口老龄化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变化,研发针对性强的健康气象服务产品,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试点开展健康气象服务进社区、进学校工作,服务特殊人群,助力健康天津建设。

(四)大力发展能源气象服务

发展都市能源行业气象服务。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家级、区域级能源专业气象服务联盟。推动气象数据与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城市给水管网等行业的数据融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基于气象条件、企业设施信息、承灾能力、避险决策等因素的气象服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模型。开发满足生产、运维、效益管理等不同应用场景的服务产品。实现能源、气象业务深度融合。

六、着力保障生态良好,服务生态宜居天津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多领域的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一)发展生态气象服务业务

强化天津特色生态气象业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分卫星中心资源优势,建立覆盖天津重要生态功能区(城区公园和重点绿化带,城郊森林、湿地、湖泊、海岸)、生态脆弱区的立体化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形成生态敏感气象要素、关键生态要素预报预测能力。开展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生态系统气候承载力监测评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气象影响评估,开展生态系统气象影响预评估和风险预警服务。完善天津地区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开展森林火情卫星遥感监测业务,适时开展森林防灭火人工增雨作业。为天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环境风险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业务,提升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展旅游景区特殊景观观赏指数和旅游气象指数的分级指标,开展适游期预测服务,为景区运营管理及公众出游提供依据。

强化气候变化应对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对区域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监测、分析和影响评估,面向京津冀生态建设需求,深入开展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绿色生态屏障、水库湿地、海岸带等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与评估业务,提高气象灾害风险、气候资源和气候承载力的区划和评估精细化水平。开展三区、两带、三环、多廊等生态工程的气候效应评估,为优化生态建设空间布局提供科学支撑。开展建筑节能、防洪排涝及生态规划气候影响评估,增强城市韧性,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能力。推进多种类数值模式在城市风热环境、内涝风险和通风廊道建设等评估中的应用,加强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提升城市发展气候适应能力。

(二)发展环境气象服务业务

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气象保障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站、气象塔和地基遥感站功能建设,提升海洋-近岸-内陆剖面以及输送通道敏感区域的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立体观测能力。完善中国气象局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建设,提升核心观测基地野外综合观测能力。发展高分辨率大气环境数值模式技术,提升模式PM2.5和臭氧预报能力。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平台,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气象保障能力。

提升环境气象服务能力。完善市-区两级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的联动机制,提升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智能化的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开展0-10天霾等级、污染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指数智能网格预报,开展次季节和季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趋势预测。建立精细化环境气象业务,发展大气环境气象条件定量评估、大气环境容量分析评估、生态环境监测和承载力评价业务。升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模拟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泄露和核泄露双向保障服务。

(三)发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

增强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常态化开展针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大型水库蓄水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进一步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防灾减灾型向生态修复型转变。升级机载和地基云水资源综合监测系统,加强对降水云系的连续追踪和监测,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识别水平。引进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及先进的空地通讯系统,进一步优化调整地面作业站点布局,不断提升空中、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积极参与京津冀人工影响天气联合作业能力建设,为环首都圈水资源安全、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应急保障服务提供高效有力的保障。

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能力。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科学试验基地建设,为云降水理论研究、技术和装备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提供良好的试验环境围绕制约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积极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科学试验,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提供基础科技支撑。依托市-区两级的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的科学性、时效性。

七、着力构建智慧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

(一)加快发展智能精密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

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对气象趋利避害的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精细化观测水平,完善立体协同观测网络,开展观测及模式互动评价。构建基于+架构的气象观测体系,加强新型观测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开发。发展面向行业服务的应用气象观测能力,重点布局面向都市农业、海上航行、港口作业、高速交通等领域的专业观测系统。优化地、空、海气象观测站网体系,完善一体化气象观测智能感知系统。

增强濒海超大城市立体观测能力。完善大气垂直观测系统,增强海洋气象观测能力,由一核心、多节点构成--观测带,实现观测、试验协同。建立环渤海超级站联盟,共享京津冀、辽宁和山东等沿海及近岸观测数据资源,服务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发展。

发展典型区域生态综合监测能力。建立针对山水林湿海生态特征的立体观测系统,强化高分卫星资料应用,尝试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强化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完善--生态环境边界层观测系统。

构建开放共享的社会观测体系。加强高新技术在观测领域的体系化应用,实现非结构化观测资料、公共基础设施等社会资源的集约和挖掘利用,建设智慧城市自适应观测系统。发展志愿观测模式,多渠道征集志愿气象观测站。开展多学科、多部门的观测试验及系统建设,建立共享型社会观测业务。

加强气象观测智能化保障能力。开展多源数据质控和融合加工,发展综合监测融合产品,提升观测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建立观测产品加工制作、分析检验和应用服务的运行模式,完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产品一张网,制作地面和三维格点实况产品。建立预防型运维、智能化修复运行模式,实现故障预判、远程诊断、在线标校、程控运行等功能。发展新型气象观测装备计量技术。推进气象+多行业气象装备社会化进程,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共建、共享、共保障多维度社会化合作模式,形成适应社会观测需求的智慧型气象装备体系。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二)加快发展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

强化全流程检验评估,构建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加强多源综合观测数据的融合集成应用,完善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为重点的快速滚动更新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网格数字预报10天内空间分辨率精细到1公里,0-72小时时间分辨率1小时、4-10天时间分辨率3小时。完善次季节到季节的气候预测业务,开展延伸期气象要素和重要天气过程智能数字预报,分辨率达到10-25公里,初步开展年季气候预测服务。推进气象预报向行业领域拓展,地面预报向空间延伸。以智能预报产品为支撑、以客观精细检验为依据,建立气象要素预报以客观预报为主、短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以主客观融合为主的技术流程,逐步实现智能预报技术开发和产品制作在上完成,预报产品客观化程度达80%以上。强化精细化的全流程检验评估业务,构建覆盖气象预报业务各环节的检验评估系统,实现预报产品全覆盖、端到端的科学智能跟踪检验,强化检验结果对业务的反馈应用,提升气象预报质量。

发展先进的核心预报算法,完善+集约化业务平台。加强对灾害性天气气候精细特征规律的认识,在数值预报模式基础上,发展气象二次算法,提高气象预报的精细、精准水平。建立以数值预报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双轮驱动的气象预报技术支撑体系。发展融合多源观测和模式资料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报警和智能外推技术,提升强对流天气初生监测识别和预警能力。发展气象大数据多维分析与挖掘技术,建立基于深度学习智能预报模型和集合概率预报模型,实现短中期智能数字预报和多要素、多时间尺度协同的智能数字全流程滚动客观预报,重点提高雷暴、暴雨、降雪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针对气候预测,发展基于可预报信号挖掘的次季节到季节预报算法,建立基于气候模式动力-统计相结合、多模式集合订正和人工智能信息挖掘等多种预报方法融合的次季节到季节气候预测技术。完善基于大数据云平台、数算一体的+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推动系统集成、算法集中、资源集约。发展多源观测资料和多尺度数值模式产品的海量气象信息综合统计后处理技术,打造具备多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功能的智能型、协同性、开放式、一体化的气象业务平台,提高灾害性天气智能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三)加快发展智能精准的气象服务业务

构建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主动融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面向人民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完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体系。改进和完善公众气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公众气象服务评价模型。强化互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的综合应用,基于对用户行为分析与感知,打造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与在线互动相结合的定制化、分众式公众气象服务新模式。

发展精准供给、互利共赢的行业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行业气象服务供给体系,针对生产、运营等不同环节,实现海洋、能源、交通、旅游、农业等重点行业全过程、全链条的气象服务。发展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建立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强化多领域、多维度融合共享,打造气象服务的共生体,构建开放协同、众智众创的气象服务新业态。建立气象服务效益评价体系,动态评估气象服务在提升用户产业效益中的作用,持续提升气象服务质量。

提升气象服务信息集约高效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预报+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构建。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集约高效的智慧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增强气象服务业务功能。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功能构架,完善气象服务大数据标准规范开展气象服务系统化改造,建立基于的智慧气象服务加强数据、模型和算法集成,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从体力劳动智能生产转变。

(四)加快发展优质安全的数据和信息网络业务

推动气象大数据共享与融合应用,提升大数据对智慧气象服务的支撑能力。打造开放式的气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推进与城市管理部门及各行业数据共享,实现对自然环境、业务活动和社会需求的全面感知。推动气象大数据智能应用系统建设,大力开展气象大数据与行业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利用,开展气象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全面提升气象大数据对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的支持能力。

建立数算一体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智慧气象业务提供运行保障。构建资源集约共享、弹性动态、高效可靠的气象基础设施专有+公共混合云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和资料业务向市级、国家级汇聚,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和多源融合应用,提升大数据云平台的数据服务能力。建立算法统一调度管理机制和算法开放平台,扩展天津智慧气象人工智能通用开发平台功能,提升气象数据对人工智能算法快速建模和技术成果共享共用的支撑能力。基本实现云上部署、终端应用的气象云生态应用支撑。

完善网络、数据和业务一体的整体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气象网络安全保障。建立本地、同城备份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容灾备份体系,提升信息系统的恢复能力。完善全流程、一体化、可视化的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体系,加强主动防护,确保气象大数据的可信、可控、可管。加强气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主动防控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提升气象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以及安全事件协同处置能力。

八、着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助推气象事业高水平发展

(一)强化重点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智能观测和数据挖掘应用技术研究。发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现代气象观测技术,开展观测预报互动模式研究。开展多圈层、多学科及超大城市立体观测试验,开展智慧城市气象体征感知能力研究及应用。研发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信息靶向推送技术,基于政务云的气象人工智能众创平台的建设试验,开展混合云环境下基于气象核心应用的业务运行技术研发

多尺度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多源多尺度资料同化技术研发海气浪耦合技术和北极区域海洋-海冰耦合技术。开展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极端强降水、暖区暴雨、北上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精细化机理与规律研究。加强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在强对流识别和外推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发展智能数字预报客观方法和要素协同技术,开展人工智能融入气象预报应用技术研究针对海岸带大雾生消,开展微物理特征、影响机理和预报技术研究。针对雾、霾、沙尘、重污染天气,开展环境气象人工智能和数值模式预报技术研究。研究关键区大气低频信号与海河流域(天津)气候的关系,开展数值模式产品应用和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融合大数据和多种技术开展10-30天延伸期预报技术综合研究。

气象服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人工智能融入大城市气象应用领域的技术研究。基于GIS和不同港口特性,发展个性化、定制化港口气象服务技术。研发港航气象服务和海上工程的影响预报预警模型和评估技术,开展海洋气象灾害服务与防御技术研究。开展海上大风、海雾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服务技术研究。开展大气污染物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气象-环境交互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展都市优势特色农作物全产业链气象服务技术应用研究,开展作物生长发育和环境模拟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研究开展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和模拟技术研究。研发城市水环境、湿地、生态走廊建设监测、评估服务技术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城市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研究城市规划和运行的气候变化适应对策。

(二)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

深化气象科学研究所改革,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主体布局。建立气象科学研究所为创新研究中心连接辐射业务研究单位天津气象科研体系,持续深挖核心领域拓展特色领域研究。构建协同高效的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促进前瞻性科技成果气象业务应用转化。完善特色领域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完善科技人员部门内外交流互访机制,有效支撑研究型业务发展。

(三)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气象服务保障和天津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规划实施新时代天津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造就一批深怀爱国情怀、具有较高水平、勇于创新发展的气象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和高水平气象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加快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和提升气象科技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和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并重,注重在人工智能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储备,完善高层次专家型人才的引聘机制,充分发挥引进人才在创新攻坚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带动作用。建立适应研究型业务和复合型人才发展需要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支持设立科研流动岗位,吸引相关领域有创新实践经验的行业气象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兼职。紧密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发展需求,加强业务培训,为重大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环境。

、重大工程建设

(一)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工程

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续建工程。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一网两系统建设,建设无缝隙智能化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建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和自然灾害防治气象服务保障系统,提升大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面向农业、交通、能源等灾害高影响行业的气象服务保障系统,提高重点行业气象服务能力。完善大城市精细化监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信息网络支撑系统、装备保障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灾害性突发性转折性天气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

继续推进智慧气象工程建设强化气象监测在智慧型、场景型服务需求方面的支撑,包括灾害性天气立体监测站网布局完善、功能拓展及升级换代扩充气象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源池,实施气象数据中台、气象人工智能通用开发平台和智慧气象运行中心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对气象现代化的支撑能力建设智能型、协同性、开放式的气象综合分析与预报预警平台,实现对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的智能化精准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布、全媒体传播的气象服务平台,实现气象需求自动采集、智能识别、自动应答和气象服务产品的精准靶向推送,基本建成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多维服务供给体系。

(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工程

加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建设覆盖林区、湿地、农田、海岸带以及城市等五大典型生态系统的立体观测系统,形成长期稳定监测能力建设生态环境边界层综合观测系统和生态环境综合观测基地,加强边界层气象、大气光化学、气溶胶等观测能力。构建生态气象监测数据信息化系统,建设典型生态系统气象监测评估服务系统,实现对林区、湿地、农田、海岸带、城市等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建设生态卫星遥感应用综合服务系统,实现多源遥感数据采集、分析、存储及生态遥感监测评估服务产品制作。建设都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提升优势特色作物精细化服务能力。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系统,提升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评估能力。建设生态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实现生态敏感气象要素预报预测、风险预警。建设健康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实现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气象敏感性疾病风险等级预报。引进高性能人影作业飞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

(三)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基地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基地,主要包括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业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基地综合保障平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平台,重点为云雾降水实验研究和云微物理催化剂影响实验研究提供支撑。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业务平台,实现资料采集、预警决策、实时指挥、信息管理、效果评估、历史再现、三维显示等综合性功能,有效提升空地作业设计、决策指挥及效益评估能力。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综合保障平台,实现对机载云和气溶胶探测设备、移动雷达、微波辐射计、雨滴谱仪等人工影响天气特种装备的标定及维护建设有关配套设备及网络信息系统,保障飞机观测平台、地基观测设备、各业务系统及实验室正常有序运行。

(四)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气象服务保障基地

建设国家海洋气象装备保障基地,包括国家级海洋气象测试维修分中心、国家级海洋气象计量分中心和国家级海洋气象装备储备库。建设北方海洋气象中心业务楼。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包括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分系统、数值预报分系统、港航气象服务分系统。提升北方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服务天津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以海岸电台、5G通讯、卫星传输等为基础的发布能力建设,满足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实时精准发布。

(五)国家级综合气象装备仪器研发与试验基地

建设国家级综合气象装备仪器研发与试验基地(超级站),包括生态环境观测区、海洋气象观测区、大气垂直廓线观测区和特种气象观测区。升级渤海埕北A平台、武清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业务系统,形成海洋-近岸-内陆的大气边界层综合监测带。基地建成后,将具备气象观测试验、观测技术研发、观测装备测试比对能力,为提高暴雨、强对流、雾霾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基础支撑。

(六)国家气象雷达专业实训基地

建设气象雷达实训基地,布设多种型号的雷达实训设备以及新网络系统、云录播等业务应用系统平台,为气象系统、行业用户以及国际用户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气象探测装备(雷达)研发中试基地,开展多型号气象雷达技术测试实验和工程研发应用实验,为实现气象雷达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滨海新区新一代天气雷达,为天津经济发展、社会安全提供保障,为雷达培训提供实操环境。建成国际先进、研学一体的国家气象雷达专业培训基地。

2 重大工程项目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1

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工程

提升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和灾害性、突发性、转折性天气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一网两系统建设,建设面向农业、交通、能源等灾害高影响行业的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完善大城市监测、预报预测、风险管理、信息网络支撑、装备保障系统建设继续推进智慧气象工程建设

2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工程

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生态保护修复、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精细化水平和抵御气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为天津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涵养提供气象技术保障。

建设覆盖天津林区、湿地、农田、海岸带以及城市等五大典型生态系统立体观测系统,建设生态气象、卫星遥感、都市智慧农业、大气污染防治、健康气象等保障服务系统,引进高性能人影作业飞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

3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基地

为云降水理论研究、技术和装备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提供试验环境,提升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水平和基础科技支撑能力。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业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基地综合保障平台及配套基础设施。

4

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气象服务保障基地

提升北方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服务天津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建设国家海洋气象装备保障基地、北方海洋气象中心业务楼,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气象服务保障系统。

5

国家级综合气象装备仪器研发与试验基地

为提高暴雨、强对流、雾霾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基础支撑。

建设生态环境观测区、海洋气象观测区、大气垂直廓线观测区和特种气象观测区,升级渤海埕北A平台、武清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业务系统。

6

国家气象雷达专业实训基地

为气象系统、行业用户以及国际用户提供实习实训条件。

建设气象雷达实训基地、气象探测装备研发中试基地,建成国际先进、研学一体的国家气象雷达专业培训基地。

为天津经济发展、社会安全提供气象服务保障,为雷达培训提供实操环境。

高标准建设滨海新区新一代天气雷达塔,安装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设备,部署雷达业务系统。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把握发展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以及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气象事业发展方向,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规划落实

加强领导,科学组织,推动规划落实。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考核指标和主要任务,各级政府要明确工作职责和进度,指导气象部门和相关部门全力完成。各区气象局要结合地方实际和突出地方特色,组织编制本辖区的气象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要做好中国气象局各项规划、地方规划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并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完善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标准,将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年度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的咨询和论证工作,规范气象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强化资金保障,畅通投入渠道

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拓宽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渠道。持续推进与中国气象局的部市共建。进一步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推动社会参与,创新市场化服务应用,通过为社会、行业提供优质服务获得气象服务经费保障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避免重复建设为原则,进行资金统筹规划,每年投资安排以批复项目为依据视财力量力而行。建立健全智慧气象建设资金保障制度,实现对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统一监管评估。

)强化法规标准,增强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以《天津市气象条例》修改为重点,健全和完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组成的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建立健全适应需求、重点突出、系统协调的气象标准应用体系,加强气象标准实施和监督检查在项目建设中强化气象标准和规范的导向作用,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保障规划实施。构建适应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气象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为我市气象事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附录

指标名称解释


1.大城市立体观测能力:是指基于卫星遥感、天气雷达与风廓线组网、地面自动气象站和大气环境观测站网等天基、地基、空基多种手段,实现对高影响天气、城市气象与环境以及基于用户需求的交通气象、海洋气象、农业气象等专业气象综合立体观测能力。

2.气象灾害监测率:表征基于卫星资料、天气雷达、地面气象观测网等组成的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融合来自行业(水务、环境、交通、农业等)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体(基层组织、气象信息员、志愿者等)的多源数据,实现对天津市域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能力。

3.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通过统计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的提前时间,评估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能力。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主要统计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号的时间提前量。

4.暴雨预警准确率:表征暴雨预警准确率,按照气象行业有关文件进行评价。

5.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表征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按照气象行业有关文件进行评价。

6.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综合评价天津市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数据出自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与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

7.气象灾害减损率:反映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在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中的贡献。

8.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增长数:衡量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流程、新资料、新装置及新系统等对业务服务的科技支撑和市场转化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