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访谈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互动访谈
2022年6月21日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这一刻”栏目访谈实录
发布时间: 2022-06-23

【编者按】 621日正值“夏至”节气,天津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治贵做客天津电视台《新闻这一刻》访谈直播节目,解读夏至节气天气特点及汛期天气形势,介绍了全市防汛工作、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汛期气象保障服务相关举措等。访谈中,孙治贵副局长紧密围绕汛期社会关切的气象热点问题,详细介绍了天津地区夏季气候特点、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夏季冰雹天气多发成因等方面内容。他在访谈中指出,天津市及海河流域今年夏季将呈现“降水偏多,高温日数多,对流性天气偏强”的特点,市气象局将发挥防汛“前哨”作用,立足预报预警“早”和“准”、预警信息发布“快”和“广”、防灾避险提示“实”和“用”,使气象服务“跑”赢灾害性天气,为防汛“抢”出时间。同时,他就灾害性天气下做好安全防护进行科普普及。节目还对市气象局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情况进行了介绍,深入西青区小麦种植区实地拍摄了麦收情况,并就麦收气象服务工作采访了西青区气象局业务人员及当地农户。

【受访专家】

天津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孙治贵

【访谈实录】

【主持人】: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夏至的相关气象情况呢?

【孙治贵】:夏至是一年里太阳直射点最偏北的一天,也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夏至一到,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北方强对流、雷阵雨等天气进一步增多,午后至傍晚容易下雷阵雨。对于天津来说,夏至时由于前期降雨较少,空气湿度还不算太大,还没有达到气温最高、最闷热的时候,但随着降雨增多,天气开始逐渐变得高温潮湿、闷热。

【主持人】:我听明白了,也就是夏至虽然热,但是后面还会有更热的日子。夏至节气的气候特点,在夏至这一天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标志着气候已进入盛夏,天气将逐渐转为炎热。我们先来看一个小片。

【夏至介绍短片,略】

【主持人】:夏至是盛夏的起点,其实,说到夏至,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过了夏至气温高,降水多,那天津在夏季的气候特点的是什么呢?

【孙治贵】:天津夏季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气高温、湿度大,高温、闷热,强对流天气多,多雷暴大风、多强降雨,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35度以上的高温日数会逐渐增多,一年中70%左右的降雨会出现在夏季。老话讲“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就是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就入伏、进伏了,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时候,气温高、湿度大,我们常说“桑拿天”。(“庚日”的意思是说,干支纪日日期中含“庚”的日子。2022年夏至日是621日,干支纪日日期是丙午月 乙巳日,往后数第三个庚日是丁未月 庚午日,也就是716日这天开始入伏,今年三伏天是40天,824日出伏。)

【主持人提问其他嘉宾,略】

【主持人】:春争日,夏争时”夏至前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农忙高潮。刚才我们也是了解到了,夏至节气,农忙开镰正当时。夏季天气多变,一些灾害性的天气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孙治贵】:是的,一般夏至前后,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作物生长很快,冬小麦等庄稼开始逐渐成熟并收割。但是,由于这时候多雷阵雨和强对流天气,农业生产又进入夏收夏种夏管关键阶段,雷暴、大风、冰雹、局地强降雨以及高温热浪灾害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比如现在我市陆续开展麦收工作,晴好天气对麦收、晾晒等非常有利。如果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麦子会出现倒伏,小麦就很难收割;如果出现强降雨、阴雨天,一是无法进麦地里收割小麦,另一方面时间长了会导致小麦发芽霉变。因此,这段时间农业生产部门和农户及时根据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抢抓有利时机开展麦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夏至之后骤来疾去的这种突发性降雨等天气开始增多。这也让我想起了612日夜间咱们天津也出现了冰雹,这里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在这个季节会出现冰雹天气呢?

【孙治贵】:冰雹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主要产生在春夏、夏秋期间发展强盛的对流云中,我们也称他为冰雹云。这种云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一般分三层,最下面温度在0度左右,由水滴组成,中间层温度为-20度—0度,由过冷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最上面一层温度在-20度以下,基本上都是雪花和冰晶。

在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变化无常,时强时弱,云中的小冰晶不断上升下降,与云中的水滴、雪花碰撞,冻结成小冰粒,就形成了所谓的冰雹胚胎。由于冰雹云中气流升降变化很剧烈,冰雹胚胎就这样上下翻滚,附着更多的过冷水滴,就好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一旦滚成大的冰雹,在云中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它就从空中落下,就是冰雹。

冰雹一般直径为5-50毫米,最大的也有10厘米的,对我们生产生活危害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大冰雹,对农业生产、市民出行都会有影响。我们气象部门也一直在利用人工干预技术进行防雹减灾。我们的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就是承担这项工作,全市防雹作业点有40多个,分布在我市冰雹易发地区,主要就是通过高射炮、火箭向冰雹云中过量播撒催化剂等人为的办法对某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产生冰雹的云层进行影响,增加凝结核,改变冰雹生长形成的物理过程,从而抑制冰雹增长或使冰雹在降落前溶化成水滴,以达到人工防雹的目的。同时炮弹和火箭弹爆炸产生的冲击震动也起到一定的防雹作用。比如,611日夜间,市人影办分别在滨海新区、宝坻区等多个区开展人工防雹作业81站次,有效降低了冰雹的影响。

【主持人】: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天津汛情俗话叫“七上八下”,也就是近期应该是到了上汛时期,也是整体防汛工作非常重要的阶段,那么天津市相关部门正在做哪些准备工作,以防患未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防汛工作介绍短片,略】

【主持人】:看过片子以后,相信观众朋友应该和我一样,对于咱们天津市整体的防汛工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海河流域已经正式进入汛期,今年汛期天津及海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如何?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孙治贵】:好的,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全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到偏多,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可能有12个北上台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分气温偏高。

今年上半年,津城天气呈现两个特征:一是气温起伏大。1月、3月、4月偏暖,2月偏冷,5月接近常年。二是降水前期多后期少。全市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其中,1月、3月较常年偏多近两倍,而4月偏少近8成,5月以来偏少6成。

据最新气象资料预计,2022年汛期,天津市及海河流域今年夏季将呈现“降水偏多,高温日数多,对流性天气偏强”的特点,天津市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360毫米偏多2成。其中北部地区为460毫米,其他地区为420毫米。海河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整体将偏多2成左右,部分地区可能偏多5成以上。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大于35 ℃的日数为14天(常年同期为10天)。

【主持人】:防汛需要多部门的联动和协作,我们气象部门可以说的防汛的“前哨”了,精准预报,可以跑赢暴雨抢出时间,对我们的防汛工作至关重要。这方面的工作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孙治贵】:好的,气象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承担着“消息树”和“发令枪”作用,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至关重要。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旱统一部署,我们立足于防大灾、抗大险、防超常,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底线思维地到底,极限思维到顶端”的工作理念,将做好防汛抗旱气象保障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一是立足“早”和“准”,也就是预报预警要早和准,构建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完善滚动式、递进式气象服务,对灾害性天气尽量早预判、早预报、早预警,提高气象预报精准能力;二是立足“快”和“广”,也就是预警信息发布要快和广,加快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提升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能力和发布速率,充分利用电视、短信、大喇叭以及微信、抖音新媒体等多种途径,面向公众,面向交通、供水、供电、海洋等行业广泛发布预报预警服务信息;三是立足“实”和“用”,也就是防灾避险提示要实用和会用,在做好预报预警的同时,多措并举开展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应急之星”的科普品牌活动,引导公众不仅要收得到预警信息,还要掌握如何开展有效防范,进而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主持人提问其他嘉宾,略】

【主持人】:这里再次提示广大市民,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注意雨天出行安全,防范雷电、山洪泥石流和风暴潮灾害,做好汛期自我防护。好的,感谢做客演播室,我们的新闻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