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从严治党
市气象局: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 护好津沽绿洲鲜明底色
发布时间: 2022-12-21

11月22日,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实践创新基地,这是天津市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而就在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中国天然氧吧”评价结果中,蓟州区也榜上有名,成为天津首个“中国天然氧吧”。近年来,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一路走来,天津市气象局充分发挥天气、气候服务生态良好的有效作用,以气象智慧助力“美丽天津”建设。

做蓝绿空间发展的“气象千里眼”

11月7日,天津市气象局关于“2022年夏季天津城市强热岛效应有效缓解”的报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气象局通过多源卫星监测数据分析得出,2022年夏季天津市高温日数列200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位,但城市热岛面积却呈现减少趋势,且强热岛面积较2015年缩小8成,并给出“绿色生态屏障切断了津滨双城热岛连片效应”等城市热岛面积变化原因,这成为天津绿色生态发展成效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天津市气象局充分发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天津数据与应用中心的作用,紧紧围绕天津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大力发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建成了高分卫星气象应用平台,开展对地表植被、土地利用、城市热岛等本地区特定生态系统重要参数的协同反演技术研究,建立了长时序的遥感影像数据集,对植被覆盖度、植被固碳量、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总体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和对比分析,为天津生态质量状况科学评判提供支撑。

2021年11月,天津市气象局开展了全市植被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并形成天津近10年植被覆盖率总体变化情况和2020年全市植被固碳量的分析报告,获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这其中,由市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实现了对植被生态质量监测评估、典型植被类型的遥感监测分类统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等相关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产品的智能化一键式制作和发布。此外,载有高光谱仪的无人机探测设备也于今年初在天津市气象局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中启用,对卫星反演的生态情况进行订正,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

做生态廊道发展的“气象参谋”

2017年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决策部署。一转眼5年过去了,一片南北向约50公里、东西向约15公里、总面积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已在“津城”“滨城”双城之间悄然生长,而绿屏区局地气候环境的变化及其建成后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还需要更加详尽的数据支撑。

为此,天津市气象局自2020年开始充分利用长序列气象观测数据,对绿屏区气候禀赋、气候资源、气象灾害风险等开展分析评估。在绿屏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建10个生态气象超级观测站,制作绿屏区生物气候图解,定量化评估与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生物气候指数,为绿屏区林草等地表植被的科学选型提供参考,助力建设降本增效。

“全绿后的绿屏区平均气温降温幅度最大可达到2.0℃左右,相对湿度增加6~10%。”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1年绿色生态屏障(津南)新闻发布会上,津南区气象局主要负责人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全绿后的绿屏区降温增湿作用进行了阐述,而这一模拟数据的支撑来自天津市气象局研发的中尺度数值气象模式降尺度技术。

近两年来,天津市气象局持续围绕绿屏区建设开展敏感性模拟试验,基于WRF模式Nudging同化降尺度技术,将模式水平空间分辨率从1公里提高至400米,并采用多源高分卫星数据反演得到的绿屏区下垫面数据和未来绿屏区规划建成后的下垫面情景数据,替代模式静态下垫面数据,模拟评估绿屏区建成后对局地和区域气候环境产生的影响。

基于此,天津市气象局与相关区气象局联动加强生态气象服务。津南区作为全市绿屏区面积占比最大的行政区,区气象局主动向区委、区政府开展绿屏区气候条件分析和气候效应评估,并获区政府专项拨款支持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市气象局与蓟州区政府强化部门联动,提前3年选址布设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持续在蓟州山区开展空气负氧离子等关键数据采集,加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评估,助力蓟州区于今年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打造特色生态气候旅游品牌

如今,在津南区辛庄湾的瞭望塔举目远望绿屏区一角,近8000亩生态绿屏连绵成片,林地、湖面、稻田错落有致。在这碧波绿涛之间,伫立其中的生态气象观测站一直默默守护着这片“生态大绿”。(张妍 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