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闻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气象要闻
行万里之志,护航行无虞——天津港走访见闻
发布时间: 2024-02-23


“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五年前的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码头时留下殷殷嘱托。自此,天津港建设按下加速键——

“零碳”“全自动”“人工智能”……今天,天津港智慧通达,连接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天津港,探访气象工作者如何行其万里之志,投身这个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 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作人员为记者介绍LNG特性。图/杨莹

给不可控的天气上道保险

在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 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职工的带领下,我们穿过长窄的海上铁栈道,前往二号泊位。在薄雾中穿行,脚下就是碧绿的海水,耳边不时响起叮嘱:一定要戴好安全帽,千万别使用手机。在这个钢筋铁骨建成的巨大园区里,安全为何被反复提及?

接船工程师张灿文是个年轻人,他告诉我们,LNG船作业环境属于高危险级别,要严格防爆,且对作业精度要求非常高;LNG船进港要直接调头,以便在危险情况下能够直接驶离;一定要先进行充氮工作,确保排净氧气……在这些近乎铁律的规矩面前,天气似乎成了最不可控的因素。

“我们要把所有不可控降到最低,气象预报无异于一道‘保险’。”张灿文说,在每次接卸作业前,公司会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警信息制定作业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从二号泊位抬头看,最左侧的操作台飘着一只橙色风帆,可以指示大概的风向,“一次接卸作业要持续十几个小时,干累了,会下意识往上看两眼风帆。”接船工程师苏敬远算是这里的“老人”了,他说,对于天气的敏感是许多接船工程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看一眼就觉得安心”。

老员工都记得2021年1月,接连两次寒潮过程让 LNG运输船无法靠泊。苏敬远说,“当时情况很危急,一方面能见度低,马上又要有海上大风,双重影响让船难以靠岸;另一方面,如果这船燃料过不来,可以说整个华北的供暖都会受到影响。所有人都在等着这艘船。”为此,天津市气象局开展多次专题会商,研判能见度转好、风力较弱的时间“窗口”,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副台长孙晓磊回忆,“要给出精确到具体位置、具体时间的预报,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压力的,好在最终给出的预报准确及时,船舶借助窗口期顺利入港。”

在新员工张灿文眼中,这段故事像是“老黄历”了。去年底的寒潮过程,接到来自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的气象专报后,公司决定让“恩施丸”号 LNG运输船在锚区等待,待风雨过程减弱后,“恩施丸”号与“塞纳河”号 LNG运输船相继靠泊1、2号泊位,接卸13万吨液化天然气资源,实现“双船双泊位”同时作业。三年前的“窘迫”已经成为历史,园区内,5座22万立方米 LNG储罐稳稳坐镇,矮胖的身体带给人满满安全感。

危机已去,但居安思危始终驱动科技更加自立自强、保障愈发扎实有力。

记者在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 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采访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副台长孙晓磊(左),了解海洋气象服务。图/杨莹

只为更快、更精细一些

孙晓磊看上去一丝不苟,不爱笑,说话也严谨,我们笑称她“适合做预报”。她记得,在与一家港口企业业务人员交流时,对方曾提及气象预警若能提前15分钟,他们就能以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经济损失。“15分钟”这个需求孙晓磊一直记得,为了这一目标,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牵头建立了海洋气象一体化平台,搭起黄渤海及西北太平洋海洋气象网格预报一张网,具备了黄渤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域网格化气象预报能力,预报时效最长可达10天,预报分辨率最细达到逐公里、逐小时。

效率是港口的生命线,而天气是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滨海新区气象局,预报员殷海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23年为例,天津港全年较大的天气过程约在130次,每次至少影响每家公司5艘船舶、半个小时作业,按照每艘船每小时经济价值0.8万元算,一家公司一年里因气象灾害停航损失大约为260万元,天津港这么多家企业,“这都是钱啊,我们能做得更精细一点,大家的损失就能少一点。”这笔经济账的背后,饱含对民生的关怀。自2021年开始,天津市气象局以海上分区预警替代了以往整个海域预警,只针对高影响天气的海区发布预警,为其他海区正常通航提供决策依据,最大限度保证海上航道正常通行,让企业少受损失。

再具体到每一家企业,不同产业对于不同天气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新区气象局局长马云波为我们展示了针对港口服务研发的“天津港智慧气象平台”,鼠标滑动放大,各家企业被一个个框线划分开来,他颇为骄傲地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巧思——不同公司的气象风险和分级报警,以红、黄、绿色做了直观区分;“借力”企业摄像头,根据不同参照物的距离智能识别能见度;针对港口大风问题,在秒级风观测基础上加强对港口阵风预警的能力……更令记者惊讶的是,“百米级、分钟级”预报产品也出现在了气象预警模块中,这个曾在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产品为何会出现在港航气象服务中,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在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 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作人员(左二)为记者介绍码头接卸流程。图/杨莹

很难的任务提前完成了

2023年11月14日寒潮大风天气下,滨海新区气象局发布恶劣天气预警,天津港码头接卸作业随即停止。15日,世界最大级别集装箱船舶现代赫尔辛基轮停靠天津港,与此同时,相邻泊位还有另一艘大船需要作业。按照惯例,两艘大型集装箱货轮之间的工作间隙至少为4个小时,但由于天气原因,这一时间缩短到了3小时的极限。这3小时里,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到了分钟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最终,现代赫尔辛基轮提前4小时离泊,码头连创多项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效率新纪录。

天津港码头全智能作业,对风等气象条件非常敏感,因此对精细化天气预报要求极高。在充分调研天津港气象服务需求后,11月29日,新区气象局决心将北京冬奥会“百米级、分钟级”预报产品应用于天津港航气象预报中。当时,这一任务的完成节点定在了22天后的12月20日。“是个很难的任务,时间很紧迫,我们心里也没底儿。”新区气象局副局长朱磊磊回忆道。

但再难的事儿,也得一步步拆解着来。新区气象局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攻坚专班,几次讨论后确定了最终方案。“11月29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个周三,我们讨论了几天的时间,转过来的周一就直接到北京市气象局调研。”马云波对当时的记忆仍然清晰,“看见系统在运行,第一反应就是数据量惊人!”除了震撼,还有作为同行的羡慕与渴望,“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引进这套系统,好好利用。”

但这种“移植”往往容易“水土不服”,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气象站密度不足以支撑预报系统的数据需求。于是,他们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高分辨率实况分析产品填补监测空白,并针对天津港集团业务延伸需求,在大沽口、高沙岭、大港港区新增设21个观测点位。“数据问题克服了,格式又不兼容,天津港智慧气象平台开发人员看不懂,我们就手把手教。”朱磊磊说,20天里,每个人都拼上去了,“发现真的干起来,好像也没那么难了。”

2023年12月8日,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发布15日至16日寒潮预警,新区气象局决定让已经在天津港智慧气象平台搭建完成的百米级、分钟级预报提前应用。16日这天,新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卜清军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值班室,这里安排了24小时专人待岗,自从开展港航气象服务以来,他已经习惯了在有恶劣天气时提前到岗对天气再进行研判。这天,大家心里都有些忐忑,不知道新系统应用效果如何。好在,天津港调度室主任刘洪洋发来的感谢微信给他们吃了“定心丸”——“天津港根据精准的气象预报信息进行了周密部署、充分准备、积极应对,最大限度降低了不利影响”,在值班室,卜清军给我们展示了这条微信。

为打造世界一流港口集智聚力,气象工作者的万里之志,在于预报、预警、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如今,面向港口、航线、海区的“点线面”预报能力已经形成,并建成向环渤海地区气象部门开放的海洋气象共享平台,打通了200个对接点,与环渤海地区省、市、县气象部门共享海洋气象服务产品。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进行本地化,真正的吃透弄懂!让这套算法可以在‘天河’上实现运行。”说起未来的规划,马云波干劲十足。(张艺博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