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公告_天津市气象局
  • 手机版

  • APP

首页> 滚动公告
增强活力筑平台 科普之花处处开——天津市气象局助推气象科普宣传高质量发展掠影
发布时间: 2019-03-23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什么?”“我知道!我知道!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台下一名身着校服的学生在人群中高高举起手臂抢答。这一答题环节出现在今年3月23日的天津市文化中心,由市气象局举办的“世界气象日”大型户外主题科普展览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气象知识问答环节将整场活动的氛围推向高潮,广大市民热心参与、争相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这场大型户外科普展览活动是天津市气象局在今年世界气象日宣传周期间开展的大型科普宣传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通过“朗诵”、“演讲”、“知识竞猜”及“专家答疑”等互动环节,激发公众了解气象知识的热情,拉近气象部门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为公众提供学习气象防灾减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气象科普知识的平台。


    在今年的活动现场,除了有气象部门的青年职工志愿者为公众开展科学普及、答疑解惑之外,还有一些自愿加入气象志愿者队伍的中学生,他们身穿校服、肩披气象志愿者绶带,一方面向在场专家询问气象知识,另一方面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引导公众参观交流。其中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我们几个同学都是气象爱好者,今天来这里希望学到更多气象知识,今后不但可以学以致用,还可以向身边同学进行普及。”


    画像分析,注重气象科普知识精准推送

    今年的科普工作,天津市气象局更加注重分众、分类科普,高度重视对气象科普的精准推送,以实现科普工作更大社会效益。天津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孙玫玲介绍说:“我局今年的气象科普重点聚焦未成年人、农民、社区居民、企事业职工等几类人群,并充分分析其对气象知识的需求和获取方式,开展分众化的科普宣传,提高科普成效。”

    市气象局针对学生开展科普讲座、科普报告、开放日参观等活动,结合书本知识介绍气象科学、开展互动体验,让学生对气象产生更大兴趣;针对社区居民开展户外展览、社区科普馆开放等活动,让公众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知识;为企事业单位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将气象、防汛、地震、消防、海事等多方面综合防灾减灾科普活动与安全生产结合,增强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


    统筹资源,推进科普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天津市气象局以科普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涵,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作用,持续推进科普工作向常态化、专业化发展。


    一方面,市气象局注重科普宣传常态化发展,每年年初,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制定全年科普工作计划,将全年的特色科普活动贯穿其中,提前做好安排部署。例如,市气象局先后开展了“气象快闪”活动、大型户外科普展览活动、向社会招募“气象志愿者”活动等,亮点突出。同时,市气象局依托已建成的校园气象站、社区气象科普馆等平台,定期到学校、社区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将科普宣传融入学校教学计划,将科普宣传送到社会公众身边。

    另一方面,气象部门注重科普宣传专业化发展。为使气象知识“通俗化,听得懂,用得着”,自2016年开始,市气象局组建并不断壮大气象科普专家团队,打造包括预报、服务、防雷、人影等不同领域的科普专家团队,统筹科普资源,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宣传、推广、普及气象知识。将专家团队在每一次活动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增强科普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部门联动,打造天津地区特色科普品牌

    近年来,天津市气象局不只是在科普宣传工作中“单打独斗”,还注重加强部门间合作,开展面向多灾种的综合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自2016年开始,与消防、地震、防汛、海事等多部门共同开展“应急之星”防灾减灾对抗赛活动,多部门“众包”内容,整合各自在防灾减灾专业领域的科普知识,打造天津地区特色科普品牌。

    “应急之星”对抗赛打破了以往灾种单一、形式单一、单方面宣传及被动接受的弊端,形成了“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宣传”+“科普宣传培训讲座”+“科普宣传知识竞赛、应急演练模拟竞赛”等方式相结合,打造了“宣培教”一体化模式,不仅增强了科普宣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性,还通过三种方式的融合,创建了检验科普宣传效果的“闭合圈”,最终实现对各类灾害有效防御的根本目的。


    今年,天津市气象局将进继续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科委、市文明办、市国资委、天津海事局等多部门举办第三届“应急之星”防灾减灾对抗赛(进企业),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与企业安全生产相结合,针对企业人员增强灾害应对防范、自救互救等能力,进而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广覆盖,进一步打造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品牌。(郭玲 张妍)